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99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4 15:35: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江西
引用第987楼lqs6636于2011-04-05 18:35发表的 : 徐老师您好!很早就想认识您了。可惜总是为工作所累,没有机会向您讨教!我在360上拜阅过您不少作品,受益匪浅!也看过您给不少摄影爱好者析惑解疑,文笔流畅,非常谦虚诚恳,所谓谆谆教导也。体现了您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使人油然生起敬佩之情!我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初学者,用的是尼康D90、18-105套头、70-300、50定头,都是入门级的装备。在摄影过程中,碰到很多不解的问题,却没有机会向人请教。您如有空,请您不吝赐教。我今天先请教一个问题吧:数码机拍的照片,总感觉上面有一层“灰”,光线不足时尤其严重,都要经过后期处理才有质感。想请教您:是不是更高档的设备没有这种现象?现在这个档次的设备,有什么好的办法尽量避免“灰”?给徐老师您添麻烦了!
- lqs6636朋友:你好! 谢谢你的鼓励,评价有点高,我还做得很不够。但从字里行间中,我能感受到你的诚意,同在360摄影网上,大家就是摄影上的朋友,互相帮助那是应该的。下面,就来回复你提的问题。 关于更高档的数码相机拍的照片会不会发“灰”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不管什么档次的相机,只要是规范设计的,都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数码相机的生产厂家在默认出厂的相机色彩时,为了保留最好的图象细节,往往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都不高。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空间去决定,是否需要调高饱和度和对比度,或者不做处理而保留最好的图象细节和层次。 换句话说,你认为的“灰”,实际上是图象细节最为丰富的一种状态。但是这个“灰”,也是有条件的,有时候灰,有时候就不一定灰,决定在光线。 我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结论是:相机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还是能够还原真实色彩的。只是一旦光线弱下来,万物便开始发灰了,比如阴天。 此刻,并不是相机无能,而是眼前景象的颜色,随着阴霾的增加逐渐衰退了下来,相机只是如实予以记录。而人的眼睛呢,对自然中的色彩和明暗是可以调节的,明明这个红色已经变得很灰暗近乎于深咖啡色了,而眼睛依然觉得是红的。所以,屏幕上一出现输入的灰图像时,眼睛就抗议了(电脑屏幕的图像由于是内发光,眼调节是无效的)。 你也可以做个试验,对同一个景,在太阳光顺光时拍一张,再在阴霾的天拍一张。两者做个比较后,相信你对数码相机拍的照片发“灰”的问题,会有一个新认识的。 你问有什么好的办法尽量避免“灰”,我想,首先拍的时候就要注意景物是否处在受光区,起码要有一定的明暗对比,这可以不同程度上避免发“灰”。另外,空气能见度高时,如雨过天晴拍摄景物,也能避免发“灰”,当然还会有很多情况,拍多了你就能总结出来的。 最后的一道防线,就是后期处理了,既方便又有效果,只是要把握好调整的尺度。 哦,对了,你在帖子中谈到了所使用的设备时,似乎底气不太足,这我要为你的设备说几句话了。我以为,照相机就像武器。打仗必须要有武器,但制胜靠的是战略战术和军心。同样的,摄影要有照相机,但拍好照片靠的是技术和勤奋。 尼康D90,那是好相机啊,功能很强大,你这三个镜头成像都不错而且还轻便好用,只要全力发挥好它们的作用,你就能创造奇迹!要相信自己,用不着和其它更高档相机去比。都说尼康D3S牛,可与哈苏H4D—60相比, D3S一样脸红,攀比是无止境的。所以,用好手中现有的相机和镜头才是真的。 以上说的不一定对,还可以听听其他朋友的意见,祝你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8#
发表于 2011-4-14 21:34: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997楼开门求学于2011-04-13 00:26发表的 : 老嘢朋友:你好! 你的网名很好记,过目难忘哦。印象中,你似乎是以拍人像见长,但又不同于他人的是,你还精通图片的合成制作,刚才还看到一张近作,里面的人物呼之欲出啊,挺有意思的。能掌握这些影楼的专项技术,不容易啊,网友们也都对你赞赏有加,是自学的吗? 什么时候向你学习啊! 你拍的“板城梨花”看到了,由于天气的原因,片子不够通透,这是个现实问题。后期虽然可以调整,但收效不会很大,而且是以牺牲画质为代价的,调的越多,牺牲越多。 我仔细看了你调的片子,仔细分析后,我眼睛为之一亮啊。你是360网上不多见的,局部控制调整得十分巧妙的一位摄友,你的调整,对我的启发很大。建议你把你的两张片子做成动画,放到网上让大家分享你的成果,以一种图示的方式去诠释图片调整中的分寸把握,其奥妙——尽在动画中。 .......
感谢许老师的点评。 其实摄影对我来说。我真的是还门外汉,拿你们行家的话来说,我现在玩的还不是摄影,是拍照。至于后期嘛,我有时也是胡来的。就像你所说的“调的越多,牺牲越多”,这事我一直在纠结和总结积累中。 再次感谢许老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9#
发表于 2011-4-14 22:16: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 1003楼(开门求学) 的帖子

非常感谢徐老师的答复!耽误了您不少时间,实在抱歉!受教了。近日我也查阅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镜头的控制有新的感悟。希望今后还能得到您的教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0#
发表于 2011-5-7 09:40: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开门老师很长时间不上贴了,有谁知道他离开钦州到那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1#
发表于 2011-5-8 22:56:3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 1003楼(黄雀1) 的帖子

徐老师受单位之托,操办一个摄影展,预计本月底回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2#
发表于 2011-5-9 10:32:22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很久没有拍东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3#
发表于 2011-6-10 06:43: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4#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1:13:2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黄雀1、2朋友:你好! 因公事离开钦州两个多月了。今天看到你的两次跟帖,很是感动,谢谢你的牵挂,你话语不多,却对我鼓励很大,在你的鼓励下,我会努力做的更好的。 另外,我很想看看你拍的照片,卡片机、手机拍的也没关系,也许你本来就拍得很棒,那我就更想看了,发上来吧,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祝你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1:15: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1:21: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里可以得知,时下,仍是荷花盛开的季节。诗中的“六月中”指的是阴历,大约在七月中旬。钦州属南国,气候原因,花季会较之诗人所处的杭州早一些,我想,现在应该是荷花的“老、中、青”三代竞相施展风采的最好时候了。 近段时期,这里雨水丰盈,给荷花的拍摄带来不少困难,毕竟相机镜头是怕水的玩意儿。好在雨水下下停停,太阳隐隐现现,倒也为景物带来多般变化,特别是雨中的荷花,左右摇摆,珠花乱颤,真是精彩绝伦! 十天前,也就是我回到钦州的第二天,受幸福加油站朋友的网上荷花指引,也来到了原野荷塘。早上9点一进大门,原以为抢了个先,谁知这里早就有不少摄影人三三两两地分布在荷塘四处了。我心里不禁暗暗的说了一句:好勤快的钦州摄影人哪! 之后,陆陆续续遇见了许多熟面孔,这才知道,原来是北部湾风情摄影俱乐部的李老师带领俱乐部的摄友们在这里采风。说实话,看见他们觉得很亲切,虽然有几位还不认识,但并不影响交流,这就是摄影的魅力了。 荷花是一种有灵性的花卉,具备人类所仰慕的多种品德,因此,我与许多人一样热衷于荷的拍摄。在静静地创作中,感受荷的高雅,平复心的欲望,修炼为人的品性。 这里发的一组照片,明显与去年的那组不同,这得益于天气。去年那一组是7月4号在阳光直射的澫尾拍的,而这次是在阵雨中的钦州本地散射光拍的,我觉得后者更具挑战性。 当然,雨天拍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尝试了多种拍法,有的完全是带有实验性的,因此,作品的完成不尽成熟,需要总结问题还很多,所以恳请各位朋友多提宝贵意见,以利近日再次前往,谢谢! -

1-雨点对荷叶说.jpg (153 KB, 下载次数: 0)

1-雨点对荷叶说.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7#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1:23:0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

2-小雨淅沥沥.jpg (186 KB, 下载次数: 0)

2-小雨淅沥沥.jpg

3-无风荷叶动.jpg (184 KB, 下载次数: 0)

3-无风荷叶动.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8#
 楼主| 发表于 2011-6-28 21:24: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

4-火 荷.jpg (164 KB, 下载次数: 0)

4-火 荷.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5-5 04:02 , Processed in 0.236905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