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913#
发表于 2011-3-1 21:03:2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这张照片真的是妙极了,如果没有木栏和“木梯田”的映衬,就没有太多的生气,而最令人赞叹的就是女士后背的衣服皱褶,和梯田相映成趣、点睛之笔哪! 呵呵,里面我可能还发现了一些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只有当时真的在旁边,才能体会出老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后期的高超技法,还有拍摄这张照片时的胸有成竹,这个地方,估计别人是怎么看也看不出来的了。

8_33422_3b7d2a15cb69d94.jpg (238 KB, 下载次数: 0)

8_33422_3b7d2a15cb69d9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4#
发表于 2011-3-1 21:04: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 910楼(开门求学) 的帖子

去一趟元阳不容易,拍到片子大家都高兴,老师不必与这种人计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5#
发表于 2011-3-1 21:23:2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作品争议是很正常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6#
发表于 2011-3-1 21:29:08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跟贴一张《留守人》求学。 望徐老师赐教。 摄影时间:2011年3月27日 摄影地点:长滩镇,新月堂村,新月堂 3月27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7#
发表于 2011-3-1 23:17: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921楼君子lan于2011-03-01 21:29发表的 : 跟贴一张《留守人》求学。 望徐老师赐教。 摄影时间:2011年3月27日 摄影地点:长滩镇,新月堂村,新月堂 .......
未来战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楼主| 发表于 2011-3-2 19:37: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915楼神经笔于2011-03-01 17:53发表的 : 跟贴一张《留守人》求学。 望徐老师赐教。 摄影时间:2011年2月27日 摄影地点:长滩镇,新月堂村,新月堂 .......
你好!照片看到了(附原图),现做如下回复: 在农村,年轻的父母亲和孩子的教育之间,浮现的矛盾越来越多,那些地方大多数的祖孙亲情关系比起父母和孩子来,更多了一层现实意义,似乎更密切。虽说是权宜之计,但总让人觉得扭曲,其连带出来的后遗症也很多,主要的还是教育。你能关注到此,也就把住了时代的脉搏,从摄影创作的题材上讲,你已先出了他人一头。 这张照片,你选用了黑白效果来表现,应该说很得当。为作品蒙上了一层落寞,从老人、孩子到支离破碎的台阶,无不流露出一种远离现代文明的无奈,这极易引发人们的思考,引起社会的关注。如果选用彩色片,这层感觉就会淡很多。 构图很理想,一组人物,高低呵护、错落有致。看上去呈三角形稳定构图,却暗藏了左下至右上放射性的对角构图,动感极强。 照片的层次丰富,曝光准确,光影把人物凸显得栩栩如生。图中三个大人,九个小孩,分为四组:站在中间的无疑是位母亲,看她结实的肩膀就知道,孩子一断奶,她就会立即踏上打工的路程,最终这九个孩子还得归两位老奶奶领导。 两位老人一前一后像两个卫士,表现各有不同。前面这位是满脸的慈祥,日子虽清苦,但活得还自在,嘴角上明显挂着一丝满足;后面的这位老人很出彩,看那个架势,绝不好欺负。她左手按膝,脚掌后勾,呈收势。后腿登开,定住桩基。右手后撤,仿佛握有石块,这是一种防守随时转入进攻的状态。这一收一放,英气勃发!在孩子们专注的表情配合下,整张照片的气氛还是挺生动的。 如果要提问题,那就是这张照片还不能给读者以更具体的信息。画面中的人物,齐刷刷的眼光朝左边看,看什么,什么东西这么精彩?人们会在无结果的猜测中,逐渐模糊对照片的审美情趣。当然,也有主角在戏外,配角升主角的情况,若是那样的话,这群老人孩子就必须有更张扬更出彩的表现。譬如有一张照片,里面的众多人物全是笑,前栽后仰、笑作一团。读者在看照片时,都会被生动有趣的场面所感染,只要一起跟着笑起来,照片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笑什么,画面之外有些什么东西,已经不重要了。 照片题目为“留守人求学”,有点勉强,画面没能显示书包、书本、文具等学习的痕迹。创意一下:如果有个半大的小女孩站在前面,左手拿本书,右手挥着细树枝在领读,照片中的这群孩子也都拿着书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读,一幅令人心酸的“留守人求学”就完成了。随便举个例子,供你参考吧。 另外,我有一个感觉,你的黑白照片的拍摄和处理似乎越来越好了,功夫没少下呀! 好了,就到这里吧,说的不一定对,请多包涵,希望能看到你更多更好的的纪实作品!

附原图.jpg (187 KB, 下载次数: 0)

附原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9#
发表于 2011-3-3 02:39:3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徐老师,作品标题是《留守人》,不是《留守人求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0#
发表于 2011-3-3 02:41: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再上一张,是同一天拍的。 不过不是在同一位置,是在同一个地方,地方名字叫“新屋坪” “作品”名字我还没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

IMG_1203.JPG (142 KB, 下载次数: 0)

IMG_12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1#
发表于 2011-3-3 02:45:2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难得360有徐老师释心指导,许多迷惘的相片经过徐老师一一点评,使许多摄影爱好者感悟其中奥妙,进步很快。。 感谢徐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2#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0:55:1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924楼神经笔于2011-03-03 02:39发表的 : 回徐老师,作品标题是《留守人》,不是《留守人求学》。
哦,因眼花而闹误会了,连书名号都没辨出来,抱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3#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2:46: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第925楼神经笔于2011-03-03 02:41发表的 : 再上一张,是同一天拍的。 不过不是在同一位置,是在同一个地方,地方名字叫“新屋坪” “作品”名字我还没取,不知道取什么名好。
如果说,“留守人”这张照片让人心里有点沉重的话,这后一张“拖车人”,就再次让人沉重一回: …….黑黑的门,黑黑的窗,黑黑的人拖着黑黑的车。背景上下的板砖不同排列,向人们作着不同的启示:画面的上半部分是平砌的板砖排列,整齐有序,级级向上,象征着社会各行各业的行进状态;而下方就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拖车人”,他脚底下是竖放的板砖,仿佛在他耳边轻轻的说:一步步,往前走,再苦再累别回首,尽管前方无尽头……。 我觉得,既然作品是沉重的影调,那就让标题直白点——“拖车人”。 同是黑白,标题与“留守人”的字数也相同,表达的也都是需要社会关心的人,非常巧,索性由此展开思路,以你沉着、敏锐的观察力,继续拍出“XX人”的黑白系列。 祝你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4#
发表于 2011-3-3 14:40:2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XX人”系列,很不错的建议,感谢徐老师的启发。。。 “拖车人“很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5-5 09:58 , Processed in 0.141306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