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805#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21:58: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冒充谦谦君子 于 2011-1-4 18:50 发表 呵呵!绘画具象多于抽象,摄影亦然。开门先生依形附意,添加几条线条,把远处一团虚影变成既似栅栏又象树林(颇有白石“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蕴),近处加上一头水牛与牧童,调子虚实略加调整,变成了一幅有趣味点的水 ...
冒充谦谦君子朋友:你好!你帖子中所言极是,谢谢你对我的鼓励。 艺术中的门类很多,总是在不停的互相借鉴,而摄影与绘画因有着许多的继承关系,所以显得更加密切。这些年来,我受益于此,也受困于此,因此,除了学习一些国内外有关的报刊、书籍外,还很需要朋友们的指点和帮助。 你的两次跟帖发言,对我也有很大的启示,我十分珍惜,谢谢你!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6#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22:10:1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原帖由 疾风 于 2011-1-1 12:22 发表 送上一张N年前在学校拍的相片,当时因为学校老师怕影响不好,一直压箱底。那时候因为自己暗房技术不成熟,反差控制不太理想,老师就将就着看看哈。
--- 疾风朋友:你好! 这张照片不知摄于什么时候,这一压箱底,确实是埋没了一张好照片。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秩序的逐渐宽松,一些不为国内传统所接受的行为举止也表现了出来,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并延续至今,你的这张照片就集中了这个特点。 照片中,两个青年男女在公共场合做出的亲昵动作,与匆匆走过的一对母女形成了对比。有趣的是母亲的表情目不斜视、昂首挺胸,而一旁的小女儿则侧着脸、蒙着眼,两人都表示出了对不雅行为的不屑。女儿年幼本不知这么多,但作为母亲却知道这时应该引导孩子怎么做。 这幅照片人物的安排非常好,一静一动,一坐一走,使画面充满活力,令人引发联想。 一幅具有社会意义的照片,又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这就够得上是一幅好照片了,这类题材,也多见于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以及大型的展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也许是受当时的条件所限,这张照片在抢拍时,其像质似乎受到点影响,不过,还是体现出了你非同一般的抓拍功夫。我在对原照的明部进行层次调整时,发现你的聚焦点是在两个小青年身上,若是聚焦点在那对母女身上会略好一点,毕竟母女是主角。当然这只是马后炮,换了我当时在现场,也许还远不如你呢。 你使用的是什么黑白胶卷?自己冲的吗?颗粒挺细腻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使用的显影配方是柯达D23,对吗?很久没摸胶片了,挺怀念的。 就说这么多吧,不一定对,希望你能保持住对抓拍的敏感性,拍出更多的好照片! (附上照片的调整稿,供你参考吧。)

对明暗层次进行调整图例.jpg (193 KB, 下载次数: 2)

对明暗层次进行调整图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7#
发表于 2011-1-4 22:35:0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804# 的帖子

徐老师真是妙笔生花啊,画龙点睛的寥寥几笔,让这幅我看得晕晕乎乎图一下子变成了充满诗意的田园牧歌!!!!我真的是忍不住大叫一声,怎么想得出来啊?怎么做得出来啊? 衷心祝愿徐老师在新的一年,有更大收获,身体健康,多拍好片,多写好贴,多出好书...... [ 本帖最后由 藤月 于 2011-1-4 22: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8#
发表于 2011-1-4 23:00:1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9#
发表于 2011-1-5 01:08:2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火车不是推的,真的不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0#
发表于 2011-1-5 11:59:09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 [ 本帖最后由 舞歌影楼 于 2011-1-10 16:4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1#
发表于 2011-1-5 12:42: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开门老师妙笔生花。。感谢老师的点评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2#
发表于 2011-1-5 13:15:4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新年新气象,又有学习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3#
发表于 2011-1-5 20:53:5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上一张得开门老师指点,受益不浅,再放一张,恳请开门老师指点。 夜色

IMG_0058.JPG (131 KB, 下载次数: 4)

IMG_00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4#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00:28:1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过界朋友

你好!你的 这张照片,属于风光中的小品类,用大光比的浓重影调烘托画面,以营造一种肃穆而神圣的气氛,这看似简单却蕴藏着精致。由于没有拍摄数据,不太好说。从画面上看,最出彩的部分,当属像虬龙盘柱一样围绕在主体四周的繁枝茂叶,其色调温暖而又祥和,在烟雾缭绕的虚虚实实之中,颂扬着日月的永恒。 只是,接近黄金点处的太阳或月亮(对着阳光拍摄,也能产生这种夜晚的效果)未能有好的表现,由于曝光过度而失去了细部层次,整幅照片的感染力被削弱。 有一点要肯定,这种低调作品是很难把握的,敢于尝试,就说明你正在朝着成功迈进,继续这种低调摄影的努力,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期待你新的佳作早日产生! 另:( 你可以尝试一下包围式测光,以解决明过度、暗不足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5#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00:56:50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舞歌影楼朋友:你好! 这幅“古宅人家”拍得很有味道,是一幅典型的用光影写意的作品。其节奏分明,方圆有趣,把一座由两个别致的圆门连接的三进宅院,错落得层层叠叠,似乱不乱。尤其是上半部分浓重的影调,压抑着人们的审美心理,使读者自然而然的会从砖缝瓦隙之间,寻觅出几千年封建社会残留的历史痕迹。(附原图)

原图.jpg (280 KB, 下载次数: 1)

原图.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00:58:3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

由于光影所留出的位置恰到好处,几个人物的位置,在画面中看起来非常舒服。除此之外,构图也是一大亮点。一般人面对圆框里的景物,都会习惯性的采用框式构图,也就是说把框中的景物居中,见下图。

图例-.jpg (204 KB, 下载次数: 2)

图例-.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5-5 17:47 , Processed in 0.128509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