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开门求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技术交流] 以摄影会友。 ( 新年的一天,我们走进德保......)

[复制链接]
scan
69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6:22:5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野兔 于 2010-12-20 11:50 发表 开门老师不必生气,人多了,水平就有高有低的;徐悲鸿前辈的一幅画就卖了1.71亿元钱,这很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肯定会有人说不值的。请继续在摄影上给大家点评。
谢谢野兔朋友,你说得对,不必生气,生气就上当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0 17:22:2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回复

叮铛包朋友:你好! 照片看到了,像一幅平静而温暖的海边风景画。 就在太阳即将没入丛林的时刻,你按下了快门,拍得很好啊,光影效果明晰优雅,灰调子的运用十分成功。余晖在宽阔的海滩上铺撒着华彩,如冰面一样令人赏心悦目。在厚厚的云层下,最难掌控的落日高光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人们在面对这张照片时,很容易把视觉点落在画面的中下方,因为,那里有一只竖起耳朵的狗和一副劳累了一天的车轮,在静静的聆听着大海讲述的故事。 从照片上看,海平线在构图中位置居中,似乎有点不合适。但由于云层与车轮、狗从中搅和,又使得画面一分为二的缺陷变得不明显了,竟然有了三分法的特征,这对我有些启发。 整个画面略显平淡,是因为云彩的张扬不够,以及主体的趣味性还不足于激发读者的兴奋点。当然,说起来好说实际做是很难的,这也说明一幅好作品得来是多么不容易。 以上说的不一定准确,供你参考吧,希望以后能看到你更多的好作品! [ 本帖最后由 开门求学 于 2010-12-20 17:27 编辑 ]

图 例 .jpg (129 KB, 下载次数: 2)

图 例  .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发表于 2010-12-20 17:33:53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在徐老师的帖子里,我一般都插不上话来,只能默默学习。 因为我知道,毛泽东曾经说过:半桶水,浪的很。 还真是有不少人没学过毛主席的话,那真是真是浪得虚名了。知道什么叫半桶水吗?就是只有那么丁点儿水平,就能鄙视天下一切。可见钦州真是出了些井底之蛙,井底之蛙呱呱叫。人家徐老师好意复了几句,这些小蛙儿还以为自己很上档次了,真是在这里丢钦州人的脸了! 毛泽东还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不虚心也就罢了,连骄傲的资本都没有,这个。。。现在的教育虽然不能让人满意,可把人教成这样,那也太出奇了。 对不起徐老师,我这人是:光棍眼里揉不得沙子,本来不想出声的,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发表于 2010-12-20 20:01:4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一凡了了 于 2010-12-20 15:48 发表  关于[船和桥]这张照片引发了一连串精彩的点评和不同的看法,开门和雨伞你俩为钦州摄影尽心尽力,作为网有我力挺你们,因为有了你俩无私的讨论,影友们才受益多多,先谢了! 另外,对[船和桥]我也提出我一 ...
非常赞同你的想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1#
发表于 2010-12-20 23:58:3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希望能友好交流,大家只对摄影作品评说问题。不要牵扯其它事情,特别不要对有贡献的艺术前辈以及毛主席说些不好的话,这不是摄影网上大家想看的。 [ 本帖最后由 难出茅庐 于 2010-12-21 00: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发表于 2010-12-21 00:08:4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难出茅庐 于 2010-12-20 23:58 发表 一凡了了跟你是同一个人,自己赞自己啊? 有意思!
敬告:这个回贴可能会破坏这张贴的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发表于 2010-12-21 02:18:15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不好意思 外出刚回 现在才看到帖 [ 本帖最后由 舞歌影楼 于 2010-12-23 00: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发表于 2010-12-21 02:57: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徐老师似乎不太喜欢别人否定那些前辈,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看法,徐老师不要生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5#
发表于 2010-12-21 03:00:01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引用: 原帖由 难出茅庐 于 2010-12-20 23:58 发表 一凡了了跟你是同一个人,自己赞自己啊? 有意思! 你可能想找骂,没有证据不要随便说别人自己赞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6#
发表于 2010-12-21 03:01:34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实在是看不下去,本来这张贴就好好的,为什么大家就容不得别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呢?我们来这里是为了交流学习吧?既然是交流学习肯定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敢说那些功成名就的人这种勇气是可嘉的,难道大师、伟人就没有不好的东西?难道大师、伟人就是圣人?没有过错? [ 本帖最后由 五雁六鹊 于 2010-12-21 03:0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7#
发表于 2010-12-21 08:16:26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原帖由 开门求学 于 2010-12-20 17:22 发表 叮铛包朋友:你好! 照片看到了,像一幅平静而温暖的海边风景画。 就在太阳即将没入丛林的时刻,你按下了快门,拍得很好啊,光影效果明晰优雅,灰调子的运用十分成功。余晖在宽阔的海滩上铺撒着华彩,如冰 ...
谢谢开门老师的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1 17:46:47 | 只看该作者 | 来自广西
鉴于近两天本贴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以摄影会友”的初衷不合适,我想在此表明一下个人对网上摄影交流内容的一些认识,说得不一定对,但我一定会尊重所有网上的摄友,也希望能得到摄友们的尊重。 对网上摄影交流内容的认识和解释 这是360网的摄影版块,大家来此目的,我认为有四个:一是展示摄影图片,二是交流摄影心得,三是探讨摄影理论,四是共享摄影快乐。 也就是说,这里只谈与摄影相关的事,其他的内容,可以在其他版块上交流。 对于以上四点,我想展开来讲一下: 第一点展示摄影图片,这大家都很踊跃,就不多说了。而第二点交流摄影心得就有的说了,因为它多是感性的东西,比理性的更容易接受。比如说,前不久北部湾风情摄影俱乐部组织去了一次川西。回来后大家发了很多精彩的图片,很开眼界,若仅此而已是不够的。 这时,叮铛包在摄影的同时,用文字记录下了沿途的所见所闻,这就是摄影心得。有了这些有趣的文字,就为这些精美的图片插上了翅膀,读者就能感同身受,仿佛自己也去了一趟。同时,大家从文字和图片里活生生的人物身上,还能得到一种精神。 比如,文中介绍:“高原反应致使队中的牛仔彻底光荣(躺倒)了,两天里颗粒不进,况且又拉又吐七次以上,全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同时倒下的还有无间豆和阮叔……”接下来文字的大意是,当若尔盖大草原出现时,大家拿起相机就扑了出去,这时,只有战士没有病人!看到这里,相信广大读者和我一样,被感动的同时,也获得了战胜困难的力量! 另外,像lao笨的古窦岭四季,虽然没有很多文字,但他是以同景图片在季节中的变化,别开生面的为大家讲述着自己的拍摄心得,使后来者思路大开,广为受益。 还有幸福加油站刚刚发上来的“中秋乐民纪行”大号组照,非常详细的介绍了乐民的中秋舞青龙的热烈场景,并配有生动的心得体会,使大家充分了解了这个小镇的民情、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拍摄经过,对喜爱民俗摄影的人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此例子还有很多,正是这种摄影心得的交流,充实了民俗的知识,提高了摄影的兴趣,是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欢迎的。 对于第三点探讨摄影理论,也是十分重要的。学摄影的初始,由于相机的功能强大,摄影理论的优势还显示不出来。当拍摄水平达到了一定高度时,摄影理论的优势就出来了。这就是有人抱怨同去一个地方,为什么他们就拍得那么好,我的就不行? 网上探讨摄影理论是很直接的:一位作者的照片发出来,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也有人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位作者明白了问题所在,并依据解决办法进行实践,并获得成功,于是他就有了理论。下次遇到相同问题,理论就开始起作用了,其结果是加快了成功速度,节约了创作时间,这就是理论的妙处。 第四共享摄影快乐,这看似简单,其实也有说道。摄影需要氛围,需要朋友,需要互相帮助,需要彼此鼓励。大家在一起创作,是件很愉悦的事,出门在外大家就是兄弟,有女同志参加,那就是姐妹。彼此非常和睦,最多有时为抢机位客气几句后就忙顾拍摄去了。不信可以去问问川西行的朋友,他们吵过架没有?可以说,除了互相帮助,就是快门声和逗趣的笑声,因为那个时候,大家的胸怀已被广阔的西部蓝天所填充,正在享受摄影的快乐!这种快乐是健康的,它不仅融汇在各种摄影活动中,自然也会带到摄影网上,给更多的人以快乐。 以上是我对网上摄影交流内容的一些肤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最后重申一下,至少在我这个帖子中,只谈与摄影相关的事,不牵涉其他,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客服电话:0777-3609360|触屏版|小黑屋|手机360|桂ICP备08003557号-1|

GMT+8, 2025-5-5 09:39 , Processed in 0.124896 second(s), 1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