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农村喜酒:若是遇见几个妇女结伴而行,身后簇拥着六七个孩童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家彬    时间: 2025-4-17 20:09
标题: 农村喜酒:若是遇见几个妇女结伴而行,身后簇拥着六七个孩童
农村喜酒,
彬彬/文

在乡村蜿蜒的小路上,若是遇见几个妇女结伴而行,身后簇拥着六七个孩童,其中一人肩头稳稳扛着一袋米,那不用多问,十有八九,他们定是奔赴亲戚家喝喜酒的……。

犹记得我六岁那年,初次跟着父母亲一起踏上饮喜酒的路途。那是寒冬时节,五里地外的那前小村,父亲相认的契妈家正为契哥操办结婚喜酒。父亲肩挑着棉被铺盖,他的大手紧紧拉着我的小手。母亲背着妹妹,一家人就这样欢欢喜喜地朝着那充满喜庆的方向前行。那时农村请客,宾客众多,主家难以备齐足够的棉被铺盖,所以大家都需要自带。

抵达后,夜幕已经悄然降临。堂屋大厅里,已铺上厚厚的禾草,散发着淡淡的稻香味。主人搓着手,满是歉意地说着招呼不周的话语,可宾客们脸上皆是笑意,丝毫不在意。大家各自摊开铺盖,席地而坐,一时间,欢声笑语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回荡开来。我依偎在母亲身旁,妹妹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早已熟睡,而我也在这温馨的氛围与禾草的清香中,渐渐沉入甜美的梦乡。

农村婚宴的前一晚,吃的是预备席,当地人称“打头脑” 。菜肴多以菜蔬为主。每桌上都摆有两碗切成滚刀三角状的红焖猪肉,色泽诱人,香气扑鼻。咬上一口,肥而不腻的肉在齿间化开,油脂的香味瞬间弥漫整个口腔,让人直呼过瘾。还有那两碗用大锅熬煮得软糯的黄豆,加入姜糖同煮,香甜的味道太好吃了,无论大人小孩,对其都喜爱有加。这简单却美味的菜肴,成为了我童年记忆中难以忘怀的一抹甜蜜。

在过去的农村酒场,四方桌整齐排列,八人围坐一桌,即便是年幼能拿得动筷子的小孩,也算其中一员。农村办酒,摆几十桌是常态。有个叫拉五的,为儿子娶媳妇时,竟摆了上百桌喜酒,轰动了整个村子。那一天,主家热闹非凡,像是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热闹程度远超寻常节日。主家的里里外外,都贴满了大红喜联,喜庆的红色将整个院子装点得格外夺目。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还请来一班八音唢呐,那欢快激昂的曲调,让喜庆的氛围愈发浓烈。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主动前来帮忙,有的忙着摆放台凳,有的在厨房烧火煮饭、洗菜切菜。主厨大师傅最为忙碌,在烟火缭绕的灶台间,不停地炸扣肉、炒各种肉菜。热气蒸腾,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那条油乎乎的毛巾,一拧就能出水。主家办酒席,最少也要宰杀一头自家喂养的大肥猪,像拉五这样摆上百桌酒的,更是杀了八条。在那蒙一带的乡村,甚至还有杀牛办席的,如此可见农村办酒席的排场之大。

农村的喜酒,习惯头尾连饮三天。村里来帮厨的人家,大多封火灶不煮饭,全家人跟着在主家连饮三天。
第一天的“打头脑”流水预备席,宾客随到随开席。第二天则是最为丰盛的正席,每桌上都摆了两大碗扣肉,那扣肉色泽红亮,肉质酥软,入口即化;还有八小碗的菜蔬,按每人一块猪杂铺在菜面上,另有一大盘丸子浓汤,汤汁鲜美,丸子Q弹。饮的是当地的“土茅台”米酒,酒香醇厚,开席前要请老者安坐首席,等老者先动筷后,其他宾客才跟着一起开席用餐,挟菜时也要客气地招呼众人一起吃,礼貌周周的让人感到十分谦和礼让,整个宴席充满了温馨氛围。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塑料袋,主家便摘来大片的荷叶或芭蕉叶,让宾客把舍不得吃的扣肉打包回去,带给家中的老人,这小小的举动,满是温情与关爱。

回想起过去,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饮一次喜酒是何等难得,大人小孩都为此欢天喜地。对于主家而言,邀请众多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热热闹闹地庆贺喜事,这种庆祝方式,更是彰显自身能力、增添颜面光彩的大好事。农村喜酒,承载着的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宴席,更是乡村邻里之间的深厚情谊的体现,那份独特的喜庆与欢乐,始终縈绕在心中而经久难忘。

作者: seeusoon    时间: 2025-4-18 11:30
这不也是我小时候跟爸妈去喝喜酒的场景嘛!现在想起来都是暖烘烘的回忆!
作者: wb84    时间: 2025-4-18 13:44
现在的酒席咋吃不出以前那味儿了!
作者: 路上的孤独者    时间: 2025-4-18 14:01

作者: zoubinyang32    时间: 2025-4-18 16:09
老一辈的喜酒才有人情味!现在吃席都是匆匆来匆匆走,哪像以前能连吃三天,全村人热热闹闹像过年
作者: 江南隐    时间: 2025-4-18 16:09
用荷叶打包扣肉太暖心了!以前小孩都盼着这口,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吃,现在塑料袋一装,少了那份人情味
作者: 沉默寡言    时间: 2025-4-18 17:23
那是以前。   
作者: 幸福草    时间: 2025-4-18 18:12
八音唢呐一吹,全村都知道谁家办喜事!现在都是放音响,再热闹也没那股子土味喜庆劲儿
作者: 生蚝好吃哦    时间: 2025-4-18 18:12
以前喝喜酒是全村的大事,连帮厨的都跟着吃三天!现在大家都忙,凑不齐这份热闹
作者: 于雪民    时间: 2025-4-18 20:00
看到炸扣肉、炒肉菜的画面,口水都要流下来了!现在酒席都是预制菜,没了灶台上现做的香气
作者: 小佳佳321    时间: 2025-4-18 20:00
农村喜酒就是人情纽带!以前一家办酒全村帮忙,现在都成了流水线作业
作者: nili356121091    时间: 2025-4-18 22:18
以前的喜酒有多热闹,乡愁都藏在这些老规矩里
作者: 租房    时间: 2025-4-21 08:45
回不去的从前,无法复刻的记忆!那时候的菜式很简单,但是很隆重很热闹,头尾连喝三天。那时没有塑料袋打包,是用荷叶或棕叶打包剩菜回家的。那时也没有现在其他一些地方那样,菜一上就疯抢打包那种,那时大家很开心,静静地吃,边吃边聊。也许是菜式不够多,但凡是荦菜的,大家都是自觉地轮一圈来夹菜,夹完就完了,不想吃的就夹了放在自己带来的荷叶或棕叶上,事后打包带回家。也有可能,今后几天的荦菜,都是从喜宴上打包回来的猪肉,当然了,也只是一餐放一粒在青菜里有点油荦过过嘴瘾......
作者: 神哥    时间: 2025-4-21 09:16
满满的记忆,好好的文采
作者: 黄家彬    时间: 2025-4-21 09:22
租房 发表于 2025-4-21 08:45
回不去的从前,无法复刻的记忆!那时候的菜式很简单,但是很隆重很热闹,头尾连喝三天。那时没有塑料袋打包 ...

是的,现在喜宴虽然丰富,但总觉得比不上以前的味道好,也比不上以前那种特别的热闹气氛
作者: 黄家彬    时间: 2025-4-21 09:30
神哥 发表于 2025-4-21 09:16
满满的记忆,好好的文采

谢谢关注鼓励




欢迎光临 (http://bhmao.cn:88/) Powered by Discuz! X3.3